這是一位“卡二代”的故事
他叫霽坤
卡特彼勒無錫研發(fā)中心的一名硬件工程師
兒時的夢想、母親的熏陶、
有關卡特彼勒的初體驗
讓他的血液里早已融入了“卡特黃”
2年工齡,20年 “卡齡”
霽坤之于卡特彼勒,是員工,是傳承
卡特彼勒之于霽坤,是熱愛,是未來
一起來感受霽坤與卡特彼勒的雙向奔赴!
霽坤來自于一個工程機械之家,自幼便與卡特彼勒結下了不解之緣。他出生在工程機械之都——徐州,母親是卡特彼勒的一名產(chǎn)品研發(fā)工程師。孩童時期,裝載機、推土機模型是霽坤最好的玩伴,他對工程機械的熱愛也由此萌發(fā)。
小學二年級時,霽坤參加了媽媽公司的家庭日活動。在活動中,一位 “長得像肯德基上校”的爺爺帶著孩子們參觀辦公室,給他們講解卡特彼勒的歷史,從這位爺爺幽默的講解中,霽坤知道了Caterpillar得名于“毛毛蟲”。后來媽媽告訴霽坤,這位爺爺就是工廠的總經(jīng)理。
正是這次活動,讓霽坤對卡特彼勒的歷史和文化產(chǎn)生了濃厚的興趣,并對媽媽公司同事的親切友善留下了深刻印象。在之后的家庭日上,霽坤還與最愛的卡特彼勒設備拍了很多合照,他帶到學校,向老師和同學們“炫耀”好久。霽坤對工程機械的熱愛與日俱增,還開始了逛展之旅,通過參觀工程機械展,他一年了解一個機型,從設備的構成、工作原理,到性能表現(xiàn),興趣加持,逐步研究,日積月累,霽坤能對卡特彼勒的設備如數(shù)家珍了。
之后,霽坤和家人跟隨卡特彼勒的足跡,從徐州來到了無錫。高中時,他參加了卡特彼勒無錫研發(fā)中心舉辦的工作見習日,參觀了卡特彼勒在無錫的三家公司,了解了精益流程,這次經(jīng)歷更加堅定了霽坤去美國讀書并加入卡特彼勒的決心。
2016年,霽坤如愿來到了美國東海岸,開始了求學生活,他選擇了電子和計算機工程專業(yè),希望未來能夠在工程機械領域有所建樹。2019年,霽坤去到卡特彼勒(青州)有限公司實習,對卡特彼勒的多品牌產(chǎn)品戰(zhàn)略和精益生產(chǎn)運營流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。
夢想一路生花。研究生畢業(yè)前夕,霽坤收到了卡特彼勒美國格里芬工廠和卡特彼勒無錫研發(fā)中心的雙份錄取。他最終選擇加入卡特彼勒無錫研發(fā)中心,如愿成為卡特彼勒大家庭的一員。 “好公司那么多,為什么選擇了卡特彼勒?”,霽坤的回答簡潔有力:“是兒時的夢想——我想讓卡特彼勒設備能夠更好地工作”。
如今的霽坤,是卡特彼勒無錫研發(fā)中心的一名電子電器硬件工程師。作為不折不扣的“卡二代”,他從媽媽的口中、從自己年幼時的體驗里,感受到了卡特彼勒正直、充分尊重員工的文化和價值觀。這樣的好感伴隨著他一路走來,讓他在面臨職業(yè)選擇時堅定地投入到卡特彼勒大家庭的懷抱。正如身邊的同事打趣的那樣:“雖然霽坤的工齡只有2年,但他被卡特彼勒文化的熏陶已經(jīng)20年了,是名副其實的‘Yellow Blood’(“黃色血液”)!” 對卡特彼勒的熱愛和歸屬感已經(jīng)融入了霽坤的血液之中。
加入卡特彼勒,對于霽坤來說,既是傳承,也是開始。初入卡特彼勒的霽坤,已經(jīng)擁有了豐富的“卡特彼勒體驗”——有和印象中的重合,也有屬于自己的感受。尊重、包容、多元,是他對卡特彼勒最為深刻的文化印象;協(xié)作、溝通、信任,是他在工作日常中的切身體會。
“雨霽長空蕩滌青”。二十六歲,是屬于霽坤最好的年華。將最好的年華奉獻給即將一百歲的卡特彼勒,霽坤眼中有光,他說:“有幸成為見證人,愿為卡特彼勒的基業(yè)長青貢獻力量,愿在更多的嘗試和挑戰(zhàn)中綻放自己?!?/strong>
聽說好看的人都點了“在看”
聲明:本文系轉載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自行核實相關內(nèi)容。若對該稿件內(nèi)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,請立即與鐵甲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本網(wǎng)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,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。
不想錯過新鮮資訊?
微信"掃一掃"